经过一个月幼儿园的生活,孩子们终于顺利度过了入学适应期。可是,国庆节7天长假一放,孩子又做回了家里的“小霸王”,对幼儿园再次产生陌生感。尤其是小托班孩子,一说起幼儿园,就大哭大闹:“我不要去幼儿园!”
为了防止孩子新一轮的入园焦虑,今天我想提醒各位家长,以下7件事千万不要做,不然孩子更不容易适应幼儿园哦!
01
哄骗孩子
常见情况:
承诺孩子去幼儿园之后有奖励,却不兑现;或送孩子去幼儿园,却哄骗孩子去别的地方(如游乐场)。
造成影响:
孩子发现自己上当后,会感觉到非常的不安,逐渐失去安全感,对家长的信任感也会大大降低哦~
温馨提示:
信任与安全感在亲子关系里十分重要,对孩子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哦!

02
作息不规律
常见情况:
假期里,孩子想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,午睡的习惯也没有坚持,作息变得不规律。
造成影响:
回到幼儿园后,孩子会不适应幼儿园的作息时间。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期,一定要在规律的作息下,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。
温馨提示:
假期结束前配合幼儿园的作息时间,早睡早起,按时午睡,睡前不给孩子看过多的电视节目、提供新玩具等。

03
衣来伸手饭来张口
常见情况:
假期里长辈过于呵护,穿衣、吃饭乃至上厕所都由长辈代办。
造成影响:
不利于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、独立性格的养成;如若其他孩子能顺利完成这些生活环节,自己的孩子却不能,还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。
温馨提示:
穿衣服、吃饭、大小便这些事,在家里要让孩子自己独立,父母只需在一旁耐心指导,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习惯要家里园里一个样。

04
恶补营养
常见情况:
假期吃得太好,家里大鱼大肉、出门山珍海味。
造成影响:
幼儿园的饮食都是经过专业营养师精心调配的。如果假期里在家暴饮暴食,不仅可能导致各类疾病、引发超重;更容易让孩子不喜欢幼儿园里的食物。
温馨提示:
假期中饮食注意规律清淡,多吃蔬菜,多喝水,有利于提高免疫力,不要吃过多零食,避免暴饮暴食。

05
恐吓孩子
常见情况:
你再不听话,妈妈就不要你了!
不许哭!再哭老师把你关进幼儿园的小黑屋!
造成影响:
孩子并不能分辨你的恐吓是真是假,你一时唬住了孩子,但孩子心理的创伤却很难补救。尤其是用幼儿园、老师吓唬孩子,孩子怎么会喜欢幼儿园呢!
温馨提示:
多和孩子聊聊幼儿园里开心的事,告诉孩子幼儿园里的小朋友都等着和你一起开心地玩耍,帮助他们对幼儿园里的生活产生期待之情。

06
心疼而妥协
常见情况:
孩子不想上幼儿园一顿哭闹,家长听着很心疼,于是推迟上幼儿园的时间或是上几天休息几天。
造成影响:
孩子觉得只要自己哭闹就可以不上幼儿园,于是变本加厉地哭闹。
温馨提示:
孩子刚入园还没有建立起对幼儿园的依恋,断断续续送孩子去幼儿园会让适应的过程事倍功半。应该在假期后坚持每天送孩子来幼儿园。

07
家长自己过于焦虑
常见情况:
总担心孩子回到幼儿园后会继续“受苦”,自己也变得敏感焦虑。
造成影响:
家长的情绪会感染到孩子,增加孩子的抵触情绪,更加惧怕回到幼儿园。
温馨提示:
家长的一举一动孩子都看在眼里,用愉快的口气谈论,孩子也会觉得幼儿园是个好玩的地方。同时家长自身也需要信任并支持幼儿园老师的工作。




趁着假期尾巴,与孩子一起回忆幼儿园生活的快乐,并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生活。这样才能让孩子尽早地适应幼儿园。
孩子要适应入园焦虑,家长也要学会与孩子一起面对分离焦虑。有时候,不是孩子离不开你,而是你离不开孩子哦!

